1999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,慈濟還沒有人文真善美的組織,而是在九二一前兩年,慈濟北區的志工就已經組成映像志聯會,培養影視志工。災難發生時,這些專長是影像記錄的志工不約而同在第一時間挺進災區。他們不但為 台灣二次戰後最大的災難 留下珍貴的文史紀錄,也為慈濟寫下大藏經。
慈濟志工 林宜龍:「我們都被嚇醒了,五點多就接到那個連師姊電話來說,快點我們快下去。」
慈濟志工 陳美玲:「電視上(新聞)報得很嚴重,那我就藍天白雲就換,就到現場去。」
陳美玲在第一時間從三重衝去台北的東星大樓現場,而林宜龍則是跑到台北分會,臨時找到一部車開往中部。
這時,慈濟映聯會發起人黃錦益也開始動員。
倩師父就打電話來說,看能不能派人到中部來支援拍攝,後來連繫的話,每個地區的志工來講,其實他們都已經動員在現場了。
當時專門負責記錄證嚴上人身影的志工陳友朋,極有可能是災難發生後第一時間第一個挺進災區的慈濟影視志工。
慈濟映聯會發起人 黃錦益:「小陳師兄他剛好在台北,所以他第一個時間他說,要我幫他準備器材,那他就約了我們一個沈師兄,他們兩個一早就從台北出發到中部去災區的現場。」
陳友朋師兄於災區攝得畫面,各路人馬想盡辦法挺進災區,陳友朋拍下了非常珍貴的災區第一時間畫面。
慈濟志工 林宜龍:「到卓蘭那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很嚴重,就一直斷,橋斷了我們都過不去,那個當地人跟我們講說從哪個地方走,台中報完到以後就馬上叫我們到中寮去,中寮到的時候,哇只有學校,學校也倒。」
此時,在台北的陳美玲也因為聽聞中部災情嚴重,改往中部支援。
慈濟志工 陳美玲:「剛好有師兄講說,我要去中部,有人要去嗎,我就上車了,後來他們講說,那個東勢那邊滿嚴重,那有東勢的車我就跟著走了,災難後三天內,各地慈濟人以驚人的動員力往中部移動。」
慈濟映聯會發起人 黃錦益:「每個區的話都有全省各地的人去認養,所以他們映像志工就是隨著他們當地的合心的,他們就在那個區負責記錄,如果有需要請求他們會支援到別區去拍攝。」
林宜龍與陳美玲意外在中興國中成為搭檔,陳美玲負責錄影,林宜龍則是拍照。
林宜龍:「那時候是拿這台進去,這底片機這不是數位相機,那時候沒有數位,那時候買DV帶的時候一卷是800塊耶,在埔里買不到錄影帶,還要跑到台中,再請人家從台北那邊拿過。」
影視志工自掏腰包,用最好的器材,還自費買底片。
慈濟志工 林宜龍:「剛開始拍不多啦,因為一卷一卷拍你會很捨不得拍 我們有個師兄在Konica(柯尼卡),他就開始說我提供你底片,你要多少就搬多少。」
當時也進入災區幫忙的慈濟志工許志宏,跟公司主管報告災區見聞後,意外獲得回響。Konica願意捐款並提供慈濟製作海報的大型曝曬機、相片機和軟片。
慈濟志工 許志宏:「老闆是說沒關係,如果有需要的話,我們Konica這方面我們做得到的,我們全力配合,由映聯會他們統一去分配(軟片),看他分配中南部多少,然後再來就是只要你買一卷Konica軟片我們就捐給慈濟基金會去救災。」
為了留下慈濟援建希望工程的完整紀錄,陳美玲在中興國中住了一年。當年借住的教師宿舍,現在還保留著20年前的樣貌。
我很開心把這片校園的每個地方我都踏遍了,可能沒有人都像我一樣每天都在踏遍的感覺,只有你實際上真的踏遍了,你的感受才是最深的。
慈濟志工 陳美玲:「我們在這個地方燒茶水以外呢,那時候我們有帶動社區媽媽來做一些點心啦,也有想為學校做義賣,所以常常就在這邊煮食東西。」
慈濟志工 陳美玲:「進到這個學校的時候,其實那時候工地很髒亂,我那時候就想到說好,就是從環保開始做起,當時的資源回收分類就在這個地方。」
陳美玲每天早上起床就開始繞校園一圈,一邊記錄一邊推動工地環保。
拿著攝影機從早拍到晚,20年前用DVCam拍出來的畫面,太珍貴。
慈濟志工 陳美玲:「那時候上人有走過很多的地方,那上人就習慣走到哪就會摸一下石頭,那時候我也不曉得說為什麼上人習慣在牆壁上摸一下摸一下,原來在看說這個石頭會不會刺傷人。」
慈濟志工 陳美玲:「看到他們很熟悉就是角色互換,學校剛蓋好的時候,我也跟他們說同學好同學好,教室很漂亮對不對,每個人都說好美喔好美喔,當時是我主動跟他們打招呼,現在不是,現在是學生主動從教室裡面跟我打招呼。」
當年播下的愛的種子,如今已大樹成蔭。而每一位人文真善美志工在記錄當下的同時,都是為了見證歷史,心中沒有自己。
慈濟志工 陳美玲:「在那個時代的那個時間點,慈濟人的腳步很明顯地映在這個土地上。」
2003年,九二一發生後的第四年,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組織正式成立,陣容龐大的影視志工,經過九二一的磨練,成為慈濟日後國內外賑災時最重要的紀錄團隊。
慈濟志工 林宜龍:「921以後幾乎所有的風災,我們相機背了,底片抓了就走了。」
慈濟映聯會發起人 黃錦益:「九二一的經驗可以讓他們在海外救災的時候 可以發揮很大的一個功效。」
記錄人間苦難中的真善美,這是莫忘那一年,人文真善美志工不變的初衷。
採訪撰稿:許斐莉
攝影剪輯:余國維 李俊葳 謝啟泉